主動脈剝離

1,000 + Buzz 🇹🇼 TW
Trend visualization for 主動脈剝離

41歲民代主動脈剝離猝逝!年輕化趨勢敲響警鐘,醫師示警:外表看不出更危險

最近,花蓮市民代表會主席李振瑋因急性主動脈剝離驟然離世,享年僅41歲,消息震驚社會。這起事件不僅令人惋惜,也再次敲響了主動脈剝離年輕化趨勢的警鐘。五年前,藝人小鬼黃鴻升同樣因主動脈剝離猝逝,讓大眾意識到,這個過去被認為是中老年人才會罹患的疾病,如今已悄悄威脅著年輕人的生命。

主動脈剝離年輕化:不可忽視的健康危機

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動脈,負責將心臟的血液輸送到全身。主動脈剝離是指主動脈內壁撕裂,血液從裂口進入主動脈壁中層,形成假腔,可能導致血管破裂、出血,甚至死亡。

主動脈剝離的風險因子

根據ETtoday健康雲的報導,花蓮市民代表會主席李振瑋於除夕夜因急性主動脈剝離倒下,搶救後陷入昏迷,最終於本月14日拔管放棄治療。TVBS新聞也報導了這起事件,並引述醫師的示警,指出某些年輕人外表看起來健康,卻可能潛藏著主動脈剝離的風險。

醫師示警:年輕病患的共通點

醫師表示,主動脈剝離的年輕病患往往有一個共通點,那就是他們可能外表看不出任何異狀,但實際上血管已經存在潛在的脆弱性。這種脆弱性可能來自於先天性的血管結構異常,或是後天性的高血壓、高血脂等因素。

健康專科的文章指出,主動脈剝離好發於40至70歲之間,但近年來年輕化趨勢明顯,每年大約一百萬人中有5到30人罹患此疾病,其中男性病患居多。文章也提到,主動脈剝離可能因血壓控制不良或遺傳疾病所導致。

主動脈剝離:症狀、診斷與治療

主動脈剝離的症狀通常是突發性的劇烈胸痛或背痛,疼痛感有如撕裂般。其他症狀還包括呼吸困難、頭暈、冒冷汗、噁心、嘔吐等。如果出現以上症狀,應立即就醫。

三軍總醫院的資料顯示,主動脈剝離是由於主動脈血管壁的中層受損而形成假腔,可能造成血液供應不足或大出血,需要緊急及積極的治療。

澄清醫院中港分院的文章指出,主動脈剝離是主動脈內壁中層裂開造成血管假腔的疾病,常見的症狀有突然發生的胸背劇痛,有可能伴有心包膜填塞、心肌梗塞等危險。

主動脈剝離的診斷通常需要透過影像學檢查,如電腦斷層掃描(CT)或核磁共振成像(MRI)。治療方式則分為內科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。

元氣網的文章指出,主動脈剝離是一種急性重症,發生時會導致血管撕裂、出血和缺血,死亡率高。

主動脈剝離的類型

根據剝離的位置和範圍,主動脈剝離可分為A型和B型兩種:

  • A型主動脈剝離: 發生於升主動脈,需要緊急手術治療。
  • B型主動脈剝離: 發生於降主動脈,可先嘗試藥物治療,若病情惡化則需手術。

如何預防主動脈剝離?

雖然主動脈剝離的發生難以預測,但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來降低風險:

  1. 控制血壓: 高血壓是主動脈剝離的主要風險因素。定期量測血壓,並遵從醫囑服用降血壓藥物。
  2. 控制血脂: 高血脂會加速血管硬化,增加主動脈剝離的風險。
  3. 戒菸: 抽菸會損害血管內壁,增加主動脈剝離的風險。
  4. 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: 保持適當的體重,避免過度勞累,並定期運動。
  5. 定期健康檢查: 若有家族史或其他高風險因素,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,及早發現潛在問題。

預防主動脈剝離的關鍵措施

主動脈剝離的警訊:劇烈胸痛

主動脈剝離最明顯的警訊就是突發性的劇烈胸痛,疼痛感有如撕裂般。如果出現這種疼痛,應立即就醫。

主動脈剝離的治療:分秒必爭

主動脈剝離是一種緊急醫療狀況,需要分秒必爭的治療。如果延遲治療,死亡率會大幅增加。

主動脈剝離:不可輕忽的健康議題

主動脈剝離年輕化趨勢提醒我們,這個過去被認為是中老年人才會罹患的疾病,如今已悄悄威脅著年輕人的生命。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心血管健康,定期接受健康檢查,並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,才能有效降低主動脈剝離的風險。

結語

花蓮市民代表會主席李振瑋的猝逝,再次喚起了我們對主動脈剝離的重視。希望透過這篇文章,能讓更多人了解主動脈剝離的風險、症狀、預防和治療,並提高警覺,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面對主動脈剝離年輕化的趨勢,我們更應該積極採取行動,從生活習慣做起,為自己的健康把關。

Related News

News source: ETtoday健康雲

花蓮市代表會主席李振瑋急性主動脈剝離過世,享年41歲。醫師無奈表示,讓人想起5年前猝逝的藝人小鬼黃鴻升也是因為同樣疾病猝逝,大家以為離年輕人很遠的疾病卻這樣奪 ...

ETtoday健康雲

花蓮市民代表會主席李振瑋,上(1)月除夕夜因急性主動脈剝離突然倒下,搶救後陷入昏迷,病況不見好轉,最終於本月14日拔管放棄治療,享年41歲。

TVBS新聞

More References

主動脈剝離-心臟內科-三軍總醫院 - Tri-Service General Hospital

本文介紹了主動脈剝離的發生機制、常見因素、常見症狀、診斷方法和治療方式,並提醒讀者如何預防和處理這種致死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。主動脈剝離是由於主動脈血管壁的中層受損而形成假腔,可能造成血液供應不足或大出血,需要緊急及積極的治療。

劇烈胸痛要小心!解析主動脈剝離原因、先兆及症狀,掌握4招有效預防

主動脈剝離患者需要做急救處置,治療可以分為內科藥物以及外科手術治療,但主動脈剝離仍有分2種類型,應先釐清再擬定治療方針: a型主動脈剝離. a型主動脈剝離為發生於升主動脈與由升主動脈延伸之剝離現象 。根據臨床統計,約50~60%的主動脈剝離患者為a ...

主動脈剝離是什麼?該怎麼治療?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∣ 澄清醫院中港分院

主動脈剝離是主動脈內壁中層裂開造成血管假腔的疾病,常見的症狀有突然發生的胸背劇痛,有可能伴有心包膜填塞、心肌梗塞等危險。本文介紹主動脈剝離的分類、危險因素、診斷方法、治療原則及預防措施,並提供心臟血管外科醫師的圖文解析。

主動脈剝離年輕化,是什麼原因?有哪些症狀及如何預防,醫師來解答 - 健康專科

主動脈剝離是一個不算罕見但卻是致命的主動脈大血管疾病,發生年齡常見於40至70歲之間,根據統計每年大約一百萬人中有5到30人罹患此疾病,其中又以男性病患居多,主動脈剝離可能因血壓控制不良或遺傳疾病所導致,發作時常讓人措手不及,因此平時便應注意自身血壓、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。

為什麼會主動脈剝離?主動脈剝離前兆是什麼?與高血壓、高血脂和遺傳有關?|心臟血管|醫療|元氣網

主動脈剝離是一種急性重症,發生時會導致血管撕裂、出血和缺血,死亡率高。本文介紹主動脈剝離的發生機制、與高血壓、高血脂和遺傳的關係、常見的前兆和急救措施,以及手術治療的方法和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