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電
Failed to load visualization
聯電怎麼了? 去年獲利創四年新低,AI 能救得了嗎?
最近,聯電(UMC)的消息在台灣的科技圈和股市中引起了不少關注。這家台灣的半導體大廠,去年繳出了一份不太亮眼的成績單,獲利創下四年來的新低點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?聯電的未來又將如何?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。
聯電去年財報:獲利下滑,股價跌破40元
根據《經濟日報》的報導,聯電在昨(21)日舉行的法說會上公布了去年的財報。受到「雙率」(毛利率和營益率)下滑的影響,聯電去年第四季的稅後純益降至84.97億元,季減了41.3%,年減幅度也相當可觀。
這個消息一出,市場反應相當直接。如同《中央社即時新聞》報導,聯電的美國存託憑證(ADR)在21日一度下探至5.88美元,創下一年多以來的新低。而聯電在台灣的股價也受到賣壓衝擊,跳空開低至39.7元,創下兩年多來的新低價,下跌3.25元。這波股價的下跌,無疑讓不少投資人感到擔憂。
近期發展:聯電的挑戰與應對
財報數字的背後
聯電去年第四季的合併營收為新台幣603.9億元,季減0.2%,年成長9.9%。雖然營收表現尚可,但獲利大幅下滑,主要原因在於毛利率承壓。根據《工商時報》的報導,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,去年第四季業績符合預期,但產能利用率約為70%。
聯電的應對策略
面對獲利下滑的挑戰,聯電並未坐以待斃。王石總經理提到,聯電的22奈米產品投片正在加速進行,預計從2025年起將為公司帶來更高的營收貢獻。《工商時報》的報導也指出,聯電將寄望22奈米製程來驅動今年的成長。這顯示聯電正積極轉型,希望透過新技術來提升競爭力。
聯電的歷史與轉型
聯電成立之初,是以垂直整合製造(IDM)為主,同時進行晶圓代工、IC設計、儲存等三大業務。在1980年代,聯電開始轉型為晶圓代工廠。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,工研院電子所副所長曹興誠當時意識到台灣電子市場受限,開始思考晶圓代工的可能性。1984年,他前往美國與張忠謀討論晶圓代工的模式,這也為日後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。
聯電在1985年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的半導體公司,並躍升為東南亞最大的積體電路製造商。這段歷史不僅展現了聯電的發展軌跡,也反映了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崛起。
AI 商機能否成為聯電的救星?
儘管聯電去年的表現不盡理想,但市場對其未來的發展仍然抱持著一定的期望。尤其是近年來,人工智慧(AI)的應用越來越廣泛,這是否能為聯電帶來新的成長動能?
AI 帶來的機會
在這次的法說會上,聯電總經理也提到,AI 商機將引領未來成長。《經濟日報》的報導也指出,聯電將積極投入AI相關的技術研發與生產。隨著AI技術的普及,對於高效能運算晶片的需求也將大幅增加,這無疑為聯電這樣的晶圓代工廠帶來了新的商機。
聯電的優勢與挑戰
聯電在晶圓代工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技術,這使其在AI晶片代工方面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。然而,聯電也面臨著來自其他晶圓代工廠的競爭,例如台積電。此外,AI晶片的技術要求也相對較高,聯電需要不斷投入研發,才能在這個領域保持領先地位。
聯電的未來展望
儘管聯電去年的財報表現不佳,但從長遠來看,聯電仍然具有相當的潛力。以下是聯電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與機遇:
挑戰:
- 市場競爭: 晶圓代工市場競爭激烈,聯電需要不斷提升技術和服務,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- 技術轉型: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,聯電需要不斷投入研發,才能跟上技術的腳步,並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。
- 全球經濟: 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也可能對聯電的營運造成影響。
機遇:
- AI商機: AI技術的快速發展,為聯電帶來了巨大的商機,聯電有望在AI晶片代工領域取得更大的發展。
- 新興應用: 聯電與Cadence攜手合作,開發22奈米類比與混合訊號設計認證,客戶可運用此共同合作開發5G、物聯網、顯示等新興應用設計,這將有助於拓展聯電的市場。
- 永續發展: 聯電積極推動永續發展,並獲頒tcsa台灣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、報告書白金獎,這將有助於提升聯電的企業形象,並吸引更多投資。
結論
聯電去年面臨了獲利下滑的挑戰,股價也因此受到影響。然而,聯電並未因此停下腳步,而是積極轉型,投入新技術的研發,並將目光放在AI等新興應用領域。聯電能否在AI商機的浪潮中抓住機會,實現再次成長,將是未來值得關注的重點。
這篇文章綜合了官方新聞報導、維基百科等來源,力求呈現客觀且全面的分析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更了解聯電的現況與未來發展。
Related News
聯電毛利率承壓股價跌破40元創2年多新低
聯電美國存託憑證(ADR)21日下探5.88美元,創超過1年多新低,收在6.03美元,跌幅3.98%。聯電今天在市場賣壓出籠下,跳空開低至39.7元,創下2年多來新低價,下跌3.25元, ...
聯電去年EPS 3.8元四年低點總座: AI 商機引領成長
聯電昨(21)日於法說會公布去年財報,受「雙率」下滑影響,聯電去年第4季稅後純益降至84.97億元,季減41.3%,年減...
More References
Home - 聯華電子 - UMC
聯電獲頒tcsa台灣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、報告書白金獎 聯電與Cadence攜手22奈米類比與混合訊號設計認證 客戶可運用此共同合作開發5G、物聯網、顯示、其他新興應用設計
聯華電子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聯電成立後,工研院將4吋晶圓技術及研發團隊移轉給聯電,其中即包含後來擔任聯電董事長的曹興誠 [1] 。而聯電也在成立不久後,即躍升東南亞最大的積體電路製造商 [4] 。1985年7月,聯電正式於台灣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,為台灣第一家上市的半導體公司 [5] 。
〈聯電法說〉去年q4獲利大減 探四年半低點 全年eps 3.8元
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,去年第四季業績符合期待,晶圓出貨量及產能利用率略優於預期,產能利用率約 70%,2024 年全年營收年增 4.4%,反映通訊 ...
聯電(2303.TW) 走勢圖 - Yahoo奇摩股市
聯電(2303.TW),Yahoo奇摩股市提供您即時報價、個股走勢、成交資訊、當日籌碼,價量變化、個股相關新聞等即時資訊。
聯電去年第四季獲利季減41.27% 22奈米將驅動今年成長 - 產業 - 工商時報
聯電(2303)21日公布2024年第四季營運報告,其中第四季稅後純益較上一季大減41.27%,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,第四季業績符合預期,聯電22奈米產品的投片正在加速進行,預計從2025年起為公司帶來更高的營收貢獻。 聯電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603.9億元,季減0.2%,年成長9.9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