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4%
Failed to load visualization
美中貿易戰火再升級!中國宣布對美國商品加徵 84% 關稅,台灣企業如何應對?
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,繼美國宣布對中國商品課徵高達 84% 的關稅後,中國也立即採取反制措施,宣布自 2025 年 4 月 10 日起,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 84% 的關稅。這項消息不僅震驚全球市場,也讓許多在中國有業務的台灣企業繃緊神經。究竟這場貿易戰會如何發展?台灣企業又該如何應對?本文將深入分析事件始末、探討影響,並提供具體的應對策略。
美國揮舞關稅大刀,中國強硬反擊
根據彭博社 (Bloomberg.com)、CNBC 和 CNN 等國際媒體報導,美國政府於 2025 年 4 月 8 日宣布,將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的關稅稅率從原先的 34% 大幅提高至 84%。此舉被視為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發起的最新一輪關稅攻勢,旨在迫使中國在貿易談判中做出讓步。
面對美國的強硬姿態,中國政府也毫不示弱,立即宣布對美國進口商品採取反制措施。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於 2025 年 4 月 9 日發布公告,宣布自 2025 年 4 月 10 日 12 時 01 分起,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 84% 的關稅。這項措施被視為中國對美國關稅行動的「對等反制」,顯示中國捍衛自身貿易利益的決心。
事件始末:貿易摩擦不斷升級
美中貿易戰並非一蹴可幾,而是長期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結果。早在 2018 年,美國就開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,理由是中國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,例如竊取智慧財產權、強迫技術轉讓等。中國則反擊美國的關稅措施,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。
在過去幾年中,美中雙方經歷了多輪貿易談判,但始終未能達成全面的貿易協議。儘管雙方曾達成一些階段性協議,但貿易摩擦並未真正停止。這次美國再次提高關稅,無疑是將美中貿易戰推向了新的高點。
台灣企業面臨的挑戰與機會
美中貿易戰的升級,對台灣企業來說既是挑戰,也是機會。一方面,由於台灣與中國經濟關係密切,許多台灣企業在中國設有生產基地或銷售通路,因此受到貿易戰的直接衝擊。另一方面,貿易戰也可能促使部分企業將生產基地轉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,這對台灣來說可能是一個吸引投資的機會。
挑戰:關稅成本增加、供應鏈重組
- 關稅成本增加: 對於出口到美國或中國的台灣商品,關稅成本的增加將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。企業可能需要提高售價,或者自行吸收部分關稅成本,這將對企業的競爭力造成影響。
- 供應鏈重組: 美中貿易戰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重組,企業需要重新評估供應鏈的風險,並尋找替代的供應商或生產基地。這將增加企業的營運成本和複雜性。
機會:轉單效應、吸引投資
- 轉單效應: 部分原本在中國生產的訂單,可能會轉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,這對台灣企業來說是一個增加訂單的機會。
- 吸引投資: 貿易戰可能促使部分企業將生產基地轉移到台灣,這將為台灣帶來更多的投資和就業機會。
台灣企業的應對策略
面對美中貿易戰的挑戰與機會,台灣企業需要採取積極的應對策略,才能在變局中求生存、求發展。
短期策略:
- 分散市場: 不要過度依賴美國或中國市場,積極開拓其他市場,例如東南亞、歐洲、日本等。
- 調整供應鏈: 重新評估供應鏈的風險,尋找替代的供應商或生產基地,降低對單一地區的依賴。
- 提高生產效率: 通過技術升級、管理優化等方式,提高生產效率,降低生產成本,以應對關稅成本的增加。
- 與客戶協商: 與客戶協商分攤關稅成本,或者調整產品價格,以維持合理的利潤。
長期策略:
- 轉型升級: 加大研發投入,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,擺脫低價競爭的局面。
- 發展自有品牌: 建立自有品牌,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,降低對代工生產的依賴。
- 全球布局: 積極參與全球價值鏈,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,實現多元化發展。
政府的支持與協助
面對美中貿易戰的衝擊,台灣政府也應該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協助,幫助企業度過難關。
- 提供貿易融資: 為企業提供貿易融資,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周轉的問題。
- 提供市場資訊: 為企業提供各國市場的資訊,幫助企業開拓新市場。
- 推動產業轉型: 引導企業進行產業轉型,提高產業的競爭力。
- 加強國際合作: 加強與各國的貿易合作,為企業爭取更多的貿易機會。
專家觀點:貿易戰短期難解,企業應及早準備
許多專家認為,美中貿易戰短期內難以解決,企業應該及早做好準備。
- 經濟學家: 「美中貿易戰的本質是中美之間的權力競爭,短期內難以達成全面的貿易協議。企業應該做好長期應對的準備。」
- 貿易顧問: 「企業應該重新評估供應鏈的風險,並尋找替代的供應商或生產基地。同時,企業也應該積極開拓新市場,降低對單一地區的依賴。」
- 企業家: 「面對貿易戰的挑戰,企業需要更加靈活和創新,才能在變局中求生存、求發展。」
立訊精密考慮赴美設廠,紅色供應鏈也受波及
值得注意的是,身為紅色供應鏈的立訊精密,其董事長王來春也表示,該公司正在與客戶商討如何將更多生產轉移到中國大陸以外、包括美國,來應對美國的關稅。這顯示即使是與中國關係密切的企業,也開始考慮將生產基地轉移到其他地方,以降低關稅風險。
結論:擁抱變局,台灣企業才能永續發展
美中貿易戰的升級,對全球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,也對台灣企業帶來了挑戰與機會。面對變局,台灣企業需要保持警覺,積極應對,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,實現永續發展。
台灣企業應把握機會,加速轉型升級,開拓多元市場,並與政府攜手合作,共同應對貿易戰的挑戰。只有擁抱變局,才能在風雨中屹立不搖,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。
Related News
More References
遭美國課徵84%基準關稅 晚間中國宣布「84%」對美關稅報復
即時中心/林耿郁報導互相傷害!美國總統川普揮出關稅大刀,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多數國家都遭到嚴重衝擊;其中中國被課徵84%關稅,冠絕全球。不過中國政府顯然沒在怕,決定要開戰到底;稍早CCTV央視報導,國務院決議也對美國商品課徵84%報復性關稅,自明(10)日午夜起生效。
大陸宣布對美關稅升至84% 立訊考慮赴美設廠
中美關稅戰愈演愈烈,中國大陸9日晚間宣布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關稅升到84%,而身為紅色供應鏈的立訊董事長王來春今天也表示,該公司正在與客戶商討如何將更多生產轉移到中國大陸以外、包括美國,來應對美國的關稅。
快訊/中方強力反制! 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關稅加增至84%
中美關稅貿易戰最新發展,美國宣布對華課徵104%關稅,中國官方今(9)日宣布最新對美反制措施,自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,對美所有進口商品關稅提升到84%。 根據《新華社》指出,2025年4月8日,美國政府宣佈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「對等關稅」的稅率由34%提高至84%。美方升級對華關稅的做法是錯上加錯,嚴重侵犯中國正當權益,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,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,是典型的單邊主義、保護主義、經濟霸凌。
中國還手!也搞「對等」 宣布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稅率升至84%
[Newtalk新聞] 美中貿易戰火持續延燒,雙方關稅對抗進入白熱化階段。美國政府於2025年4月8日宣布,將對中國大陸輸美商品徵收的「對等關稅」稅率從34%大幅調高至84%,作為對中國大陸先前反制措施的回應。中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隨即於9日晚間宣布,自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,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同樣提升至84%,展現毫不退讓的強硬立場。 中國大陸官方公告指出,美方此舉
中國再反擊!宣布對美所有進口商品「加稅至84%」
美國總統川普大揮關稅大刀,原先對中國課徵關稅34%,之後變為加徵84%關稅,中方也因此做出反制。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今(9)日發布公告,指出2025年4月8日,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大陸輸美商品徵收「對等關稅」的稅率由34%提高至84%,是嚴重的錯誤,中方將做出反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