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準會

1,000 + Buzz 🇹🇼 TW
Trend visualization for 聯準會

聯準會最新動向:維持觀望,降息時機恐非原先預期?

近期,「聯準會」(Fed)的動向備受全球關注,相關討論熱度高達1000。究竟聯準會的政策走向為何?又將對台灣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?本文將深入剖析聯準會的最新動態,為您提供最全面的資訊。

聯準會的最新決策:按兵不動,策略調整?

根據《經濟日報》、《鉅亨網》與《工商時報》的報導,聯準會近期召開的會議結果顯示,短期內將維持現有利率不變。然而,在這項決策的背後,聯準會的策略似乎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。

聯準會會議決策

有「Fed傳聲筒」之稱的《華爾街日報》記者提米羅斯指出,聯準會在最新的季度經濟預測中,多數官員預期今年可能僅會降息一至兩次,表面上與去年12月的預測相近。然而,這項預測可能掩蓋了聯準會因應全球貿易戰升溫可能推高物價,觀望態度其實經過大幅調整的現實。換句話說,聯準會未來降息的理由,可能不再單純是為了應對經濟放緩,而是可能受到通膨壓力的影響。

聯準會為何轉趨觀望?

聯準會的觀望態度,反映了當前全球經濟環境的複雜性。一方面,美國經濟展現出一定的韌性,失業率維持在低檔,消費支出也保持穩健。另一方面,全球貿易局勢緊張,地緣政治風險升溫,都可能對經濟前景帶來不確定性。

此外,通膨壓力仍然是聯準會關注的焦點。儘管美國的通膨率已從高峰回落,但仍高於聯準會設定的2%目標。如果通膨持續頑固,聯準會可能需要維持高利率更長的時間,以避免通膨失控。

近期聯準會動態時間軸

  • 近期會議: 聯準會預期將維持利率不變。
  • 季度經濟預測: 多數官員預計今年降息一至兩次。
  • 「Fed傳聲筒」觀點: 聯準會的觀望態度反映了全球貿易戰升溫可能推高物價的現實。

聯準會的歷史與職責

聯準會,全名為美國聯邦準備系統(Federal Reserve System),是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。它於1913年根據《聯邦準備法案》成立,旨在避免再次發生類似1907年的銀行危機。

聯準會的主要職責包括:

  • 制定貨幣政策: 透過調整利率、存款準備率等工具,影響經濟中的貨幣供給和信貸條件,以實現充分就業、物價穩定和經濟成長的目標。
  • 監管銀行業: 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,防止銀行倒閉和金融危機的發生。
  • 提供支付服務: 為銀行和政府提供支付、清算和結算服務,確保支付系統的順暢運作。

聯準會由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聯邦準備理事會(Federal Reserve Board, FRB)和12家地區性的聯邦準備銀行組成。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(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,FOMC)負責制定美國的貨幣政策,由聯邦準備理事會的7名理事和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的總裁,以及其他5家聯邦準備銀行的總裁輪流擔任委員。

聯準會決策的影響:牽動全球經濟

聯準會的利率決策,對全球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。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,美元是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。因此,聯準會的貨幣政策,不僅會影響美國國內的經濟活動,也會透過匯率、貿易和資本流動等管道,影響其他國家的經濟。

例如,當聯準會升息時,美元匯率通常會走強,這可能會導致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,進而引發資本外流和通膨壓力。此外,聯準會升息還可能導致全球借貸成本上升,對依賴外部融資的新興市場國家造成衝擊。

對台灣的可能影響

聯準會的政策動向,同樣會對台灣經濟產生影響。台灣是一個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,美國是台灣重要的貿易夥伴。因此,美國經濟的表現,以及聯準會的貨幣政策,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台灣的出口、投資和經濟成長。

台灣經濟與聯準會

如果聯準會維持高利率更長的時間,可能會導致全球經濟放緩,進而影響台灣的出口表現。此外,美元走強可能會加劇新台幣貶值的壓力,增加台灣進口商品的成本。

然而,聯準會的政策對台灣也可能帶來一些機會。例如,如果聯準會降息,可能會刺激美國經濟成長,進而帶動台灣的出口需求。此外,全球資金寬鬆也可能推升台灣股市和房市的表現。

未來展望:多重情境分析

展望未來,聯準會的政策走向仍然充滿不確定性。以下列出幾種可能的情境,以及其對台灣的潛在影響:

  1. 情境一:聯準會持續維持高利率

    • 可能性: 如果美國通膨持續頑固,聯準會可能會被迫維持高利率更長的時間。
    • 對台灣的影響: 全球經濟成長放緩,台灣出口受阻;新台幣貶值壓力增加,進口成本上升。 2. 情境二:聯準會開始降息

    • 可能性: 如果美國通膨回落至2%目標,且經濟出現放緩跡象,聯準會可能會開始降息。

    • 對台灣的影響: 美國經濟成長加速,帶動台灣出口需求;全球資金寬鬆,推升台灣股市和房市。 3. 情境三:聯準會因應貿易戰而降息

    • 可能性: 全球貿易戰升溫,對經濟造成衝擊,聯準會可能因此降息。

    • 對台灣的影響: 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,台灣出口受到負面影響;資金可能流入避險資產,對台灣股市造成壓力。

結論:密切關注聯準會動態,靈活應對

總而言之,聯準會的政策動向,對全球經濟和台灣經濟都具有重要的影響。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,台灣企業和投資者應密切關注聯準會的最新動態,靈活調整經營策略和投資組合,以降低風險並把握機會。

聲明: 本文僅根據現有資訊進行分析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投資決策應謹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,並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。部分資訊來自未經證實的網路資料,請讀者自行判斷真偽。

More References

川普政策不確定性升高 聯準會再次利率按兵不動

聯準會公布最新利率決策後,市場高度關注聯準會主席鮑爾(Jerome Powell)在經濟放緩、美國總統川普新政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下,如何權衡利率決策,會後發言以及點陣圖備受矚目。(譯者:陳正健)1140320

市場靜待聯準會決策 歐股多收紅

倫敦FTSE 100指數小漲1.43點或0.02%,收報8706.66點。 法蘭克福DAX指數下跌92.64點或0.40%,收在23288.06點。 巴黎CAC 40指數揚升56.90點或0.70%,收8171.47點。

聯準會利率決策公布在即 交易員削減降息押注

【彭博】-- 在經濟和政治因素紛繁複雜的背景下,交易員正在削減對美國降息的押注,同時尋求聯準會更明確地表態。 就在一周前,美國短期期貨市場對應2025年再降息近三次,每次0.25個百分點的押注,其中首次降息最早可能在6月。 經濟日報攜手彭博,提供您全球即時財經動態、時事分析、名家專欄。一站閱讀,與世界同步。

Fed傳聲筒:聯準會將保持觀望 未來若降息恐非原本理由

美國聯準會(Fed)預料在周三結束為期兩天的會議後維持利率不變,不過,在決策的背後,Fed策略已有變化。 在Fed周三新發布的每季經濟預測中,多數官員預料會暫定今年降息一至兩次。表面上看,這和去年12月的預測大約相同。有「Fed傳聲筒」稱號的華爾街日報記者提米羅斯指出,這預測可能掩蓋了Fed因應全球貿易戰升溫可能推高物價,觀望態度其實經過大幅調整的現實。 Fed可能因為好消息或壞消息而降息。當通膨

聯準會FOMC三劇本出爐 這情境機率極低 法人看台股勝算高

美國聯準會(Fed)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(FOMC)會議登場,市場高度聚焦未來聯準會降息路徑及對經濟前景展望。法人預期本次會議將維持利率不變,然主席鮑爾談話轉鴿機率高,推演FOMC會議「三大劇本」,若今年降息幅度落在2~3碼,看好台股短線有望止穩反彈、向上挑戰月線22,821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