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四
Failed to load visualization
大年初四報你知:國道交通、天氣、習俗全攻略!
大年初四,這個春節假期中的重要日子,不僅是許多人返鄉、出遊的時刻,也帶有豐富的傳統習俗。今年大年初四,除了要留意國道交通狀況,也要注意天氣變化。本文將為您整理大年初四的交通、天氣資訊,並深入探討其背後的文化意涵,讓您對這個特別的日子有更全面的了解。
國道交通:高公局建議避開尖峰時段
根據中央社即時新聞報導,高速公路局表示,今天(大年初三)國道交通量在預期內,但仍有幾起追撞事故造成回堵,影響車流。高公局預估,明天大年初四國道交通量將是平日的1.5倍,提醒用路人提早出發,避開尖峰時段。
具體建議時段如下:
- 西部國道北向用路人:
- 南部地區:上午9時前出發
- 中部地區:中午12時前出發
高公局呼籲民眾,務必隨時注意路況資訊,並保持安全車距,確保行車安全。
天氣變化:鋒面過境,濕冷降雨
除了交通狀況,大年初四的天氣也需要特別留意。中央社即時新聞指出,明天將有鋒面通過,各地降雨機率高。
各地天氣預報:
- 北部、宜花地區: 局部短暫陣雨
- 中南部、台東及澎湖、金門、馬祖: 零星降雨
- 氣溫: 早晚稍冷
- 中部以北3000公尺以上高山: 有零星下雪或冰霰的可能性
提醒民眾,出門前務必攜帶雨具,並注意保暖,以防感冒。
初四的文化習俗:迎神、送窮、吃折羅
大年初四,在傳統習俗中,是一個充滿文化意涵的日子。根據澎湃新聞、百度百科、日曆網等資料,大年初四有許多獨特的習俗:
1. 迎神接神:
大年初四是諸神降臨人间的日子,因此有「送神早,接神遲」的說法。傳統習俗認為,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,而接神則可以放在下午。家家戶戶會在下午準備三牲、水果、酒菜等供品,焚香點燭燒金衣,迎接神明降臨。
2. 羊日:
大年初四也被稱為「羊日」,傳說是女媧創世時創造羊的日子。在福建莆田地區,大年初四又被稱為「大歲」,與大年三十的「歲」相對應。
3. 送火神、迎灶神:
舊時民間有「迎灶神送火神」的習俗。人們會在凌晨準備祭牲、糕果、香燭等物,並鳴放鞭炮,迎接灶神回歸。
4. 接五路財神:
部分地區會在初四迎接五路財神,祈求新的一年財源廣進。
5. 吃折羅:
所謂「折羅」,就是將過年期間剩下的飯菜,混合在一起加熱食用,有勤儉持家的意涵。
6. 扔窮:
也有部分地區有「扔窮」的習俗,將垃圾或不要的東西丟棄,象徵送走貧窮。
7. 其他習俗:
- 烤百福: 部分地區有烤百福的習俗,祈求新的一年幸福安康。
- 綁火神: 有些地方會將火神綁起來,防止火災發生。
重要提醒: 以上習俗資訊來自網路資料,部分內容未經官方證實,僅供參考。
初四的禁忌:不宜遠行、避免爭吵
除了習俗之外,大年初四也有一些禁忌。根據日曆網等資料,大年初四不宜:
- 出遠門: 傳統認為,大年初四是迎神的日子,不宜遠行。
- 摔東西: 摔壞東西被認為是不吉利的象徵。
- 吵架: 避免與人發生爭吵,保持和睦氣氛。
這些禁忌雖然沒有科學根據,但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,可以作為參考。
大年初四的意義:承載著對新年的期盼
大年初四,不僅是一個時間節點,更是承載著人們對新年的期盼與祝福。無論是交通、天氣,還是習俗、禁忌,都反映了人們對平安、健康、富足的渴望。
未來展望:在傳統與現代中找到平衡
隨著時代的變遷,許多傳統習俗可能逐漸被簡化或遺忘。然而,這些習俗背後的文化意涵,卻是值得我們珍惜和傳承的。在現代生活中,我們可以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,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,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大年初四。
例如,即使無法完全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祭拜,也可以透過簡單的儀式,表達對神明的敬意;即使無法在家吃折羅,也可以透過分享美食,與家人朋友共度歡樂時光。
總之,大年初四是一個充滿文化底蘊的日子,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,放慢腳步,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,並對新的一年充滿希望。
總結:
- 交通: 大年初四國道交通量預估是平日1.5倍,高公局建議用路人提早出發,避開尖峰時段。
- 天氣: 鋒面過境,各地降雨機率高,早晚稍冷,中部以北高山有下雪或冰霰的可能。
- 習俗: 迎神接神、羊日、送火神迎灶神、接五路財神、吃折羅、扔窮等。
- 禁忌: 不宜遠行、摔東西、吵架等。
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了解大年初四,讓您平安順利地度過這個特別的日子。祝大家新年快樂,萬事如意!
Related News
初四國道交通量估平日1.5倍高公局籲午前出發避塞車
高速公路局表示,今天國道交通量在預期內,不過幾起追撞事故導致回堵,影響車流;明天大年初四,對於西部國道北向用路人,建議南部上午9時前、中部中午12時前出發。
鋒面通過初四濕冷各地降雨機率高
明天大年初四,各地降雨機率高,北部、宜花地區局部短暫陣雨,中南部、台東及澎湖、金門、馬祖零星降雨,氣溫早晚稍冷; 中部以北3000公尺以上高山有零星下雪或冰霰 ...
More References
正月初四(中国传统节日)_百度百科
正月初四,又叫大年初四,又称为"羊日",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是春节的一部分,是中国农历一年之中的第三天,亦是正月第三天。在福建的莆田地区,大年三十叫做岁,而初四叫做大岁。 正月初四,旧时的民间有"迎灶神送火神"的习俗。这一天凌晨,人们要备好祭牲、糕果、香烛等物,并鸣 ...
初一到十五的习俗全在这了,你过对了吗? - 澎湃新闻
正月初四. 按照传统习俗,正月初四是诸神降临人间的日子,有"送神早,接神迟"之说。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,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。因此,初四下午,家家户户都要将三牲、水果、酒菜等供品备齐,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。
正月初四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3年3月9日 (星期四) 10:04。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 4.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,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。 (请参阅使用条款) Wikipedia®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;维基™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。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(c)(3)登记 ...
正月初四的风俗和禁忌,大年初四的习俗与禁忌 - 日历网
本文介绍了正月初四和大年初四的民间习俗和禁忌,如迎灶神、接五路、羊日、吃折箩、绑火神、祭灶神等,以及忌出远门、摔东西、吵架等。还提供了相关的春节风俗、黄道吉日、出行等信息。
正月初四的习俗 - 日历网
正月初四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,也是羊日,女娲创世神话的羊。这一天有送神、接五路、吃折罗、扔穷等习俗,还有一些禁忌和谚语。